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蔡旻霓:大專禪七種下菩提種子,以劇場藝術實踐佛法

蔡旻霓。本次音樂會導演。蔡旻霓。本次音樂會導演。

2001年,一張禪七的海報吸引了蔡旻霓的目光,「我覺得可以7天不講話太好了!」於是,在聖嚴法師親自帶領下,20歲的她參與了法鼓山舉辦的首屆「大專青年禪修營」,在基隆月眉山靈泉寺體驗安心的方法。原以為只是一次心靈的對話,未料禪七結束後,法鼓山邀請蔡旻霓擔任義工,以她的戲劇專業協助多場活動。延續的緣分,讓蔡旻霓的生命與法鼓山產生了緊密的交疊。


從義工到法青 接下護法的鼓棒

隨著對佛法信心的增加,蔡旻霓加入了法青會。她回想這麼多年學佛歷程,最深刻的是:「年輕人張牙舞爪,當時跟護法體系的長者,或是與法青會其他同學共事時,若彼此意見相左,不免會對立,相互不讓。但年輕時,不會察覺自己習氣重,此刻,深感慚愧。感恩師父與僧團法師為了接引年輕人,如此用心指引,陪伴我們走過那搗蛋的青春歲月,如果當時不是這樣被善解、包容,說不定煩惱心一起轉身離開,就沒有現在學佛的因緣。」

聖嚴法師說:「佛法的傳承,需要青年來一棒接一棒。」

懷著這份感念,蔡旻霓在本次音樂會特別安排資深法青與年輕法青跨世代對談,除了分享佛法對他們生命的觸動,也象徵法水長流,弘法護法的使命一棒接一棒,代代相傳。


音緣相聚 藤椅再現聖嚴法師弘法場景

「大悲心起,音緣相聚」,蔡旻霓認為這場音樂會不只憶師恩、念師恩、報師恩,透過音聲供養師父教澤,是一場內心與聖嚴法師的重逢與對話。在農禪水月池的舞臺上,她將布置一張聖嚴法師生前坐過的藤椅,重現僧俗四眾聆聽開示的情境與感動。「椅子象徵師父雖色身不在,法身常存;師父帶給四眾佛子這麼多的影響,弟子們應當好好修行,並在心中發願、行願,才是對師父最好的報恩。」

在日常中,蔡旻霓也不斷以佛法對照,策勵自己成為一股平安的力量。以她創立的人劇團為例,她不追求商業利益,而是期許透過藝術實踐,帶給社會正面的影響。


沐浴佛法 發願與師同行菩薩道

蔡旻霓在佛法中找到人生目標,她對聖嚴法師懷抱無限感恩:「謝謝師父創建法鼓山,您盡形壽,獻生命,真的太偉大了。雖然我內心時常與貪瞋癡慢疑相應,但我會認真聞思修,願隨師父行菩薩道,精進學佛、通向解脫。」法鼓山滋養了蔡旻霓,而蔡旻霓也將法鼓山提倡的「心靈環保」落實在生活。不論是音樂會,或者人劇團,她皆期盼能推廣佛法,展現社會關懷,為世界帶來祥和與安定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