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康吉良:與師同行同願,開發心中的寶山

康吉良。本次音樂會〈末後偈〉、〈好願在人間〉的作曲者,以及〈如在〉的創作暨演唱者。康吉良。本次音樂會〈末後偈〉、〈好願在人間〉的作曲者,以及〈如在〉的創作暨演唱者。

2008年,經歷母親往生、藥廠離職,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音樂創作家康吉良,在報紙上看見「法鼓佛教研修學院」的招生廣告,孰料一試即錄取,自此開啟了學佛的人生旅程。本次音樂會適逢聖嚴法師圓寂15週年,康吉良特別創作〈如在〉一曲,在歌聲中緬懷聖嚴法師的身教與言教。

新生講習 初見聖嚴法師堅毅身影

談起聖嚴法師,康吉良最深刻的印象為「法鼓佛教研修學院」入學時,聖嚴法師勉勵新生的身影。康吉良回憶道:「儘管師父法體已相當虛弱,坐在輪椅上,由侍者緩緩推進來,但他仍用沙啞的聲音,似乎使盡全身力道,向大家勸勉:『在山上學習的因緣相當不容易,是各方信眾一點一滴、省吃儉用,支持著師父的辦校理念。如果大家浪費這些資源,就趕快離校下山。』」

興許是受到聖嚴法師的威嚴震懾,或者不願辜負師者的殷殷期盼,康吉良與全班同學皆刻苦研讀,完成了「解門」跟「行門」的論文,順利畢業。

指路明燈 如在也無處不在 

創作〈如在〉時,康吉良數次熱淚盈眶,感覺聖嚴法師與自己更為親近。他靜靜坐在鋼琴前,想起法師一生弘法傳教,指引迷津的經歷,音樂及歌詞便隨著情感的醞釀在腦海中翩然成形。一開始是感念、憶念,接著思考「師者為何」、「師在何處」;剎那間,康吉良體會:師父的生命從未結束,當言行與師父相應,便是見師,亦是憶師。「他老人家雖然不在,卻常在、無處不在,所以最後用不知如何表達的『如在』來說明這樣的感受。」


師願即我願 以佛曲療癒人間疾苦

除了感念聖嚴法師的情感,康吉良希望〈如在〉能同時帶給大眾超越、光明,以及富積極性的意義。他提到「樂」就是一種療癒身心的「藥」,它本身的頻率跟震動,不需經分析、思考,便可直接跟身心靈產生共鳴。因此,「以音聲作佛事」,在音樂放鬆聽眾的身心之中,同時分享佛法,當可提高大眾對佛法的接受度。

今生得以聽聞佛法,找到人生歸途,康吉良心中不勝感激:「感恩師父,今生有機會可以遇到您。謝謝您打開我生命的視野,讓我挖掘內在的寶山,祈願未來還能繼續跟您走這條菩提道。」以三寶為依歸,透過〈如在〉一曲,願大眾與聖嚴法師同行同願、願願相續,踏上「回家」的旅程。

TOP